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世界名謠 (22)
- Apr 05 Fri 2013 19:18
紅蜻蜓 (赤とんぼ) 日本童謠
- Apr 09 Mon 2012 22:12
北海道民謠ソーラン節
這首日本北海道民歌,在台灣頗為受歡迎,已經成為被吸收成台灣元素之一了其中伍佰吳俊霖就曾在演唱會重唱過[素蘭姑娘要出嫁]以及吃早餐那位盧廣仲也改編[內山姑娘要出嫁] 這是北海道ソ一ラン節,7月中旬北海道的小樽一帶在捕捉鯖魚石漁民哼唱的歌謠 [嘿咻 嘿咻 落蓋休]很有地方風味 ソーラン節 北海道民謡 ヤーレンソーラン ソーラン ソーランソーラン ソーラン ハイハイ鰊きたかと 鴎に問えばわたしゃ立つ鳥 波に聞け チョイヤサエーエンヤンサノ ドッコイショハー ドッコイショ ドッコイショ 今宵一夜は どんすの枕あすは出船の 波枕 男度胸なら 五尺の身体どんと乗出せ 波の上 沖の鴎の 啼く声聞けば船乗り稼業は やめられぬ 波の瀬のせて どんと打つ波は可愛い船頭衆の 度胸だめし
- Mar 11 Sun 2012 16:43
海涅的「羅蕾萊之歌」
羅蕾萊最出名的傳說是,在羅蕾萊礁石上坐著一個名叫羅蕾萊的女人,她用一把金色的木梳梳理著她的金色長髮,過往萊茵河的船員被她美妙的歌聲所吸引,因為沒有注意到危險的湍流和險峻的礁石,而不幸與船隻一起沉入河底。 德國海德堡派浪漫主義詩人克萊門斯·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1778年9月9日—1842年7月28日)在1861年的敘事詩「寫給萊茵河上的巴哈拉赫城」(德語:Zu Bacharach am Rheine)中寫道,羅蕾萊是一位迷人的女人,她的美麗抓住了所有男人的心,也最終奪去了他們的生命,他將羅蕾萊描繪成給船員帶來死亡的海妖塞壬。 海涅的「羅蕾萊之歌」 Emil Krupa-Krupinski: Loreley,作於1899年。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海因里希·海涅在1824年創作了敘事詩「羅蕾萊」(德語:Die Lore-Ley),1837年德國作曲家弗里德里希·西爾歇爾(Friedrich Silcher,1789年6月27日—1860年8月26日)為這首詩歌譜曲,從而成為一首世代相傳的德國民歌。
- Apr 17 Fri 2009 20:14
dayung sampan
- May 15 Thu 2008 22:27
Greensleeves
- Jul 02 Mon 2007 21:03
Rasa Sayang (馬來西亞)
- Jul 02 Mon 2007 20:59
Santa Rucia(Russell Watson )
- Jul 01 Sun 2007 18:51
Es Ist Ein Schnee Gefallen (Adaro)
- Jun 18 Mon 2007 20:03
芬蘭民歌Ievan Polkka
- Jun 03 Sun 2007 15:02
Bengawan Solo
- Apr 24 Tue 2007 19:39
loreley萊茵河女妖
- Apr 24 Tue 2007 19:29
Dona Dona
Dona Dona
猶太人因為長期的流亡,文化傳統難免會與當地的文化融合,以音樂為例,西班牙的佛拉明哥音樂就是當地音樂、拜占庭音樂、吉普賽音樂及猶太音樂融合的獨特音樂,居住東歐的猶太人,將當地語言融合入猶太的希伯來語,而成為特有的意第緒語(Yiddish),進而發展形成意第緒文化及意第緒歌謠,Dona Dona就是一種,而這首常被誤為美國民謠,是因為多數人聽的是英文版本的
- Apr 24 Tue 2007 19:16
Japaness folksong 證城寺貍貓 你一定聽過
- Apr 24 Tue 2007 19:04
Erev Shel Shoshanim以色列民謠夜玫瑰
- Apr 22 Sun 2007 21:47
葉慈Salley Garden